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,水質電導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。很多企業在面對水質電導率問題時,常常陷入兩難境地,高了怕腐蝕,低了怕結垢。這究竟該如何是好呢?下面邁德施電導率水質監測儀廠家為大家詳細講解下! 
有這么一家化工廠,他們的循環水系統就遭遇了難題。當電導率高的時候,管道結垢情況嚴重,影響了系統的正常運行;可一旦調低電導率,又出現了腐蝕泄漏的問題。企業左右為難,不知道該怎么調整才合適。其實,問題的關鍵不在于電導率的“高與低”,而是沒有找到系統的“耐受值”,也就是設備能夠承受的電導率范圍。而在線水質自動監測儀,就是幫助企業找到這個范圍的得力工具。 接下來,我們詳細解析一下電導率“高與低”的具體危害。 電導率過高存在3大風險 
設備結垢,在工業鍋爐、換熱器內部,高電導率會促使鈣鎂離子結晶,降低熱效率。就拿某電廠來說,因為結垢問題,能耗增加了15%,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開支。其次是腐蝕加速,高離子含量會加劇金屬的電化學腐蝕。像海水電導率高,船舶外殼如果不進行定期防腐處理,1年左右就可能被銹穿。最后是產品污染,食品、制藥行業對用水要求極高,電導率高會帶入雜質,影響產品純度。曾經有藥企因為電導率超標,一批輸液產品被召回。 電導率過低也存在2大隱患。 一是腐蝕性增強,超純水(電導率<0.1μS/cm)會溶解金屬管道,導致水中混入鐵、銅離子。某電子廠就因為純水管道被腐蝕,影響了芯片的質量。二是功能失效,在游泳池、污水處理場景中,電導率過低意味著消毒成分(如氯)容易流失,殺菌效果下降。 不同行業都有各自的“耐受值” 工業循環水的電導率范圍在200 - 1000μS/cm,超過這個范圍容易結垢,低于則容易腐蝕。 船舶壓艙水要求電導率≤30000μS/cm,因為海水的電導率約為50000μS/cm,必須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。 食品加工用水的電導率在50 - 300μS/cm之間,過高會影響口感,過低可能溶解設備金屬。 實驗室用水根據實驗等級不同,從一級水的0.055μS/cm到三級水的5μS/cm不等。 在線電導率監測儀能幫助企業“鎖定安全區”? 
電導率自動傳感器可以實時顯示當前數值,讓企業一眼看清是否在“耐受值”范圍內,避免憑感覺判斷。還能通過歷史數據發現“緩慢升高/降低”的趨勢,比如每月升高50μS/cm,企業就可以提前處理,像提前添加阻垢劑,避免結垢問題。某化工廠使用監測儀后,將循環水電導率控制在500μS/cm左右,管道更換周期從1年延長到了3年,大大降低了成本。 
對于企業來說,有幾個行動建議。第一步,查閱設備手冊,找到系統的“電導率耐受范圍”,比如鍋爐說明書通常會標注“≤300μS/cm”。第二步,安裝在線水質自動分析儀,設置“接近上限報警”,比如耐受值是300,設置250報警,這樣能留足處理時間。第三步,定期校準儀器,因為換季時溫度變化會影響測量結果。 別再糾結電導率“高還是低”了,先搞清楚你的設備和生產能“承受多少”。使用在線水質自動監測儀把數值控制在“耐受區”,設備就能少出故障,成本也能降低,生產自然就能順順當當。如果你還在煩惱水質監測,歡迎隨時咨詢電導率水質傳感器廠家!
本文連接:http://m.xz7788.com/newss-4458.html
|